朗讀之緣
發布日期:2020-12-10 瀏覽次數:11721
這一段時間,我愛上了聽書,聽的還不是別人的書,是我自己寫的文章。就是我自己寫的文字經過朗讀者的朗讀變成了有聲的文字,讀和聽,是兩種不一樣的意境。說起來,還有一段緣。
前段時間,朋友拉我加入了一群,群名叫朗誦群,進來后我就后悔了,因為我五音不全,老家方言重不說,說話聲音也不好聽,根本沒法朗讀。萌生退意后,和介紹人說明情況,對方回了哈哈的表情,并發來一段話,大意是讓我再呆幾天,看看群風,合不合口味。同時說明,拉我進群,主要不是讓我參加朗誦,而是想讓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文字,讓朗友來讀,因為介紹人前面分享過幾篇我的文字,頗合一些朋友的意,就讓他將作者拉進來,方便溝通和交流,也不侵犯作者版權。
之后不久,一位老師就要加我為好友。原來,她就是我的文章的朗誦者。因為她出身農村,看到過我幾篇記錄鄉村生活的文字,覺得特別親切,就主動要求朗讀。要求將我拉進群里來,也是她的意思。
通過聊天得知,原來我們都是從農村出來后進城工作的鄉下人。因為她早我幾年出來,又是女同志,滿50周歲就退了下來。學生時代當過學校的廣播員,退休后報了老年大學的朗讀班,更是從此愛上了朗讀,還經常應邀參加社會上的一些公益活動的朗誦節目,在群里也是小有名氣。
其實,在不熟悉之前,通過朋友推薦她的朗誦作品,那是字正腔圓,聲音甜美,也許是熟悉文中描寫的生活,感覺文中的一字一句,都被她給讀活了。我還發現,這些有聲作品中多處都有改動的痕跡,這樣改過再讀,更加流暢,意思也更加貼合,我真是小看人家了,不僅聲音好,而且文字功底也好。
我們就此開始了合作之緣,我寫,她讀。文字從無聲到有聲,寫的時候,傾注了寫作者感情,讀的時候又傾注了朗讀者的情感,二者疊加,讓文字整個活了起來,內涵得到了升華,更加悅耳悅心。
也就是從那時起,我也喜歡上了朗讀,雖然我不會讀,但是從朗讀者的聲音中我找到了靈感,找到了文字的缺陷和差距,再通過不斷地修改完善,讓文字更加靈動和完美。
這就是這份朗讀之緣給我帶來的收益。
(星云)